top of page
作家相片NC

同步美國矽谷x哈佛醫學院|MEandMine幼兒情緒教育STEAM遊戲盒|培養機器人無法取代的競爭力




哈佛心理學教授丹尼.戈爾曼(Daniel Goleman)認為,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,只有20%來自智力智商(IQ),另外80%則來自情緒智商(EQ)。另外,哈佛大學研究也發現,75%與情緒相關的神經連結,與孩童日後的未來解決問題能力有關。然而,在長期升學主義的環境裡,許多家長僅重視學科與競爭力,忽略了孩童心理素質的問題。對此,一位來自台灣、曾參與世界展望會聯合國千禧兒童健康專案的媽媽Elinor,決心聚集哈佛大學的小兒科醫師、心理學家、教育家等各領域專家,共同開發一套完整的兒童情緒教育 (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,SEL) 學習架構,設計出不同主題、從STEAM教育切入的遊戲盒,希望透過早期教育,提供孩子大腦充分的正向刺激,於是MEandMine在2019年就此誕生、並在2020年從幾萬個全球新創公司脫穎而出,入選亞馬遜新創培育計畫 (Amazon Launchpad Premier),一路紅回亞洲,第一站就選擇老家臺灣,為故鄉的科技教育注入活力新生命。



現在來分享為什麼我推薦MEandMine幼兒情緒教育STEAM遊戲盒:


1. 提供系統性幼兒情緒教育學習

情緒教育對幼童來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因為它無法觸摸、也無法看見。對此,MEandMine並不直接從心理層面開始教育,而是先從實際體驗到的生理層面切入,讓小朋友能夠先了解自己的身體部位 (例如:肚子裡的大冒險或超級細菌大戰)、再慢慢引領到自我認知的探討 (例如:瘋狂太空出任務)、最後從社會層面來鼓勵孩子學習融入社會,與他人進行合作 (例如:海底救援小隊)。


2. 重視感官操作吸引幼兒的興趣

學齡前與低年級的兒童非常重視運用五感來學習,對此MEandMine的每一組遊戲盒,都有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,像是:揉捏混合史萊姆胃液、製作情緒紙板機器人、用水晶寶寶做紅血球、學習縫製外星人觸覺刷等,一方面能吸引幼童的興趣,讓學習更加專注,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小朋友的精細動作、肢體大動作、以及手眼協調等基本能力。


3. 均搭配繪本閱讀營造趣味情境

營造情境式的學習環境,對幼童來說非常重要,能夠讓他們透過眼觀、耳聽、手動、口說的方式,感受到每一種主題的特殊樣貌。比如說,在海底救援小隊繪本裡,就介紹了小丑魚與海葵共生環境,讓孩子感受海底世界的場景;在肚子裡的大冒險繪本裡,則是用旅行故事的方式,一步一步探索消化道的運作順序,讓小朋友的印象更深刻。更棒的是,每冊繪本的最後一頁均附有專業的醫師解說,讓遊戲盒的信賴度又更上一層樓。



4. 遊戲盒設計精緻品質堅固耐用

這點絕對是我推薦MEandMine的重要理由,其實市面上許多稱之為科學材料包的商品,內容物大多在文具店或材料行都可以買的到,但MEandMine完全不是這樣的。無論是想要打造萬花筒的「紙捲筒」、製作情緒機器人「厚紙板」、還是想要模擬海藻的「毛根」,MEandMine全部都是重新開模打樣,讓材料富有設計感、且材質厚實,不但令人感到滿滿的誠意與用心,對手肌尚未成熟發展的幼兒來說,教具的使用與保存是更加容易的。


5. 趣味科學實驗並提升科普素養

幼兒科學實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,但要如何從中玩出創意、玩出藝術感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這點我非常佩服MEandMine的設計團隊,有辦法想到可以用史萊姆讓孩子模擬胃液、用水晶寶寶來模擬血管裡的紅血球、用油水分離實驗來模擬小腸吸收營養的方式,完全突破制式框架,令人驚豔。除此之外,小朋友在混合嬰兒油、魔法膠水、使用量杯、或是等待水晶寶寶膨脹時,能同時提升他們量測操作的能力、訓練耐心、從小開始慢慢啟蒙科學素養。


6. 鼓勵團隊合作來強化人際關係

團隊合作在當今社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因為越來越多行業需要跨域整合的人才,也因此孩子必須要從小學習與不同個性、不同興趣、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相處,如何相互合作、朝向雙贏的目標邁進。MEandMine我的祕密花園、海底救援小隊都是很好的訓練活動,讓孩子一方面能夠了解自己、知道自己有哪些強項與弱項;另一方面也能懂得截長補短、找到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夥伴、進而共同完成理想的目標,這在未來AI人工智慧時代將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能力。


以下就來針對我手上七款MEandMine的遊戲盒進行開箱,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:


【一、認識身體系列】(生理健康)

1. 肚子裡的大冒險 Journey Down the Belly (4歲以上/30-40分鐘)


在所有MEandMine的情緒教育STEAM遊戲盒裡,首推這款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。你能想像胃液 (gastric juice)、食糜 (chyme)、糞便 (poop) 等由人體內部所製造的液體,也能透過簡單的方式帶小朋友動手做出來嗎?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透過三個有趣的實驗操作活動,目標引領孩子認識人體消化系統是如何運作、並培養健康餐飲的習慣。這款我覺得很適合幼兒階段學習,因為這個年紀很容易挑食跟不願意喝水,剛好可以透過玩中學來帶孩子了解食物營養成分、均衡飲食、以及每天要多喝水 (排便) 的重要性。


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中文說明書、消化工作站、貼紙、酵素毛毛蟲立牌、漏斗、量杯、膠水、史萊姆套組、胃袋、黑色吸管、水果紙片、泡綿、魔法藥水、彩色發泡錠、試管、嬰兒油、大便套組、裝有紙條的大腸袋、塑膠袋等。基本上,這一款遊戲是以物理與化學實驗為主,可以觀察油水分離、認識油水密度的不同、觀察與體驗化學聚合物 (史萊姆)、以及紙類的毛細現象 (糞便) 等,看起來簡單的人體小實驗,其實背後充滿著有意義的自然科學原理喔!


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的三個實驗設計剛好是根據人體消化旅程來進行,包括:食物史萊姆 (胃)、養份熔岩實驗 (小腸)、大便製造機 (大腸)。事實上,雖然帶領幼兒認識身體的活動很多,但是關於消化道的主題,通常幼兒並不容易抽象理解,想像食物是如何在身體內部被消化吸收的,對此MEandMine的活動設計充滿了大量的「動手操作」(hands-on),例如:用雙手耐心揉捏史萊姆、仔細混合水與嬰兒油、努力按壓大腸袋等,這對幼童來說相當重要,一方面能夠吸引稚齡幼童的注意力,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習印象,一舉兩得。


在此分享一些親子共學小插曲,像是我們在做食物史萊姆的實驗時,當徽徽嘗試將水果紙片一次倒入漏斗裡面時,發現紙片竟然在漏斗口堵住了,這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吃東西要細嚼慢嚥,不然可能會喉嚨噎到或消化不良,提供了一個很棒的機會教育!另外,由於史萊姆的製造須要時間等待,也能讓孩子知道原來食物會停留在胃袋裡一陣子,消化系統的運作是需要時間的。

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還有加入哈佛醫學院 (Havard Medical School) 的營養餐盤 (healthy eating plate) 概念,讓孩子知道人體運作是需要穀類 (grain)、蔬菜 (vegetables)、水果 (fruits)、優質蛋白 (protein) 互相結合的,即使家裡小朋友再挑食,也能自主意識到飲食均衡的重要性喔!


2. 超級細菌大作戰 Fish Out Germs (4歲以上/30-40分鐘)


《超級細菌大作戰》這款我也極力推薦,沒想到時下流行水晶寶寶也能當作認識血液的教材,佩服MEandMine的創意!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,什麼是細菌、什麼是病毒、人體的紅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如何相互運作、共同抵抗疾病大軍的入侵?小朋友可以從中認識身體的免疫系統、如何照護自己健康,並更懂得飲食均衡的重要性,很適合跟MEandMine《肚子裡的大冒險》以及由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、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陳建仁博士《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》一起搭配學習唷!


《超級細菌大作戰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中文說明書、裝有吸水珠的塑膠瓶、血管池、白血球立牌、白血球卡紙、木頭棍、泡綿、帶有磁鐵球的白繩、白色蓋子、橡膠環、木頭捲軸、貼紙、不織布、迴紋針、小眼球貼紙、毛球、毛根等。沒有想到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材料,等一下就能帶小朋友一起變好玩的科學魔術呢!




記得活動前一個小時,要先將吸水珠泡在水裡、靜待膨脹長大。其實這就是水晶寶寶,即將扮演紅血球的角色,可以帶小朋友觀察前後水珠的大小,他們會感到非常驚奇。等待這段期間,可以帶孩子先用毛球、毛根、迴紋針製作細菌,加上眼睛超可愛的,寶貝們會很喜歡。如果想要更多細菌、也可以運用家中的美勞材料製作。接著,可愛的OK蹦貼住血管池當作血小板、用厚卡紙與木棍製作成白血球釣竿,就可以開始進行遊戲囉!




《超級細菌大作戰》的玩法是,請小朋友利用白血球釣竿下方的磁鐵,來吸起血管池中的毛球細菌,就像在釣魚遊戲一樣,非常的有意思。這款遊戲可以觀察到許多自然科學現象,例如:吸水珠遇水澎發、磁鐵與物質之間的吸引力、以及人體是如何靠自己的免疫系統、白血球大軍來對抗細菌的,很適合當今講求公共衛生的時代環境。除此之外,我發現孩子們平常喜歡自己去玩已經膨脹的紅色吸水珠,透過雙手觸覺刺激,同時也達到舒緩情緒、放鬆心情的效果呢!


3. 太陽的惡作劇 The Sunshine Mischief (4歲以上/30-40分鐘)


介紹完身體內部的運作之後,我們全身最大的器官「皮膚」(Skin) 也不能錯過。通常出門小朋友都不是很愛塗防曬油,覺得渾身黏黏踢踢的,不過《太陽的惡作劇》這款可以讓小朋友知道日常防曬的重要性唷!透過精緻美麗的紅、黃、藍三原色碟片(將碟片重疊起來,還能得到混色唷!),來模擬皮膚的表皮 (epidermis)、真皮 (dermis)、皮下組織 (subcutaneous tissue) 等三層構造,並用圓形貼紙來當作表皮上的雀斑或曬斑,既有教育意義又富有童趣,連大人也能學習到許多呢!



《太陽的惡作劇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中文說明書、黃紅藍三色碟片、黑色小圓貼紙、黃色吸管、橡膠環、黃繩、太陽貼紙、橘色圓圈、黑色海棉塊、毛氈布、紫外線變色珠、白繩、鈴鐺、棉花、實驗盒、鑰匙圈扣夾、防曬乳 (須自己準備) 等。



《太陽的惡作劇》共有四種操作活動,包括:太陽風鈴、微笑吊飾、紫外線實驗室、UV變色鑰匙圈等。其中,我喜歡這款的地方,在於有大量的「縫工練習」(sewing),能夠促進幼兒手眼協調、精細動作、以及培養孩子的耐心與專注力。MEandMine的縫線是特別挑選的,屬於粗針設計不扎手,幼童也能輕鬆訓練穿線。值得一提,這些微笑吊飾的圖案都是精心設計,像是:大腦、心臟、骨骼、心情等,告訴孩子多曬太陽,透過皮膚吸收維他命D,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唷!



除了動手做風鈴、訓練縫製吊飾外,《太陽的惡作劇》還有一個的活動,就是「紫外線實驗室」,這個活動非常令我驚豔,不同於一般的科學材料包。盒子裡面的神奇變色珠,一邊噴上防曬油 (實驗組)、一邊沒有噴 (對照組),放在陽光下曝曬,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呢?變色珠還可以當作美勞串珠使用,做成小朋友喜歡的手環或鑰匙圈,只要珠子變色,就表示要準備擦防曬乳囉!


【二、認識自我概念】(心理健康)

1. 我的秘密萬花筒 All About Me Kaleidoscope (4歲以上/30-40分鐘)


探究完身體之後,現在要正式進入到心理層面的部份了。《我的秘密萬花筒》是MEandMine銜接生理面跟心理面的橋樑,透過回顧與探索個人的記憶,了解到過去的每一步都是造就今日自己的養份,進而肯定自我價值、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。這一款的繪本閱讀蠻重要的,繪本末頁有一個「關於我的尋寶遊戲」(All About Me Scavenger Hunt),可以帶領小朋友觀察家裡有哪些物品最能代表自己,讓孩子更認識自己的生命,《我的秘密萬花筒》非常適合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小孩學習



《我的秘密萬花筒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中文說明書、小樹紙板、 小樹立架、黃色貼紙、EVA泡綿、兩腳釘、紙管、圓形木框、木製支架、大透明圓片、橡皮筋、長條鏡子、小透明圓片、泡綿紙、彩色翅膀、彩色奇異筆、裝飾貼紙、我是誰彩色圓片、雙面膠袋、繪本內頁尋寶圖等。



這款最大亮點就是這一個「魔法記憶萬花筒」,外觀是一隻毛毛蟲的造型,非常可愛。在此想分享的是,MEandMine的產品真的非常好,紙捲筒的質感相當厚實堅固,不同於一般市面粗制濫造的文具材料。萬花筒是一種光學教具,捲筒裡面放置三稜鏡、利用光的反射來形成對稱的圖像,是1817年由蘇格蘭科學家所發明的。這也是我很喜歡MEandMine的地方,以情緒教育為主軸,結合了物理、生態、醫學,整套教材提供一個綜合性的學習



值得一提的是,MEandMine萬花筒特別有加入四片「彩色翅膀」,分別是綠色 (我的樣子:你的長相跟外表)、藍色 (自我價值:你最擅長的是什麼)、紅色 (社交關係:你最在乎的人是誰)、黃色 (自我實現:你長大以後想成為什麼) 不同的濾鏡片,讓孩子在濾片上認識用色筆畫出我的樣子,最後,在透過萬花筒裡看,眼前的影像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唷!



【三、認識情緒系列】(心理健康)

1. 瘋狂太空出任務 iCalm Galaxy (5歲以上/30-40分鐘)


到了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,就是真正落實MEandMINE的兒童情商教育了!這一款出乎意料的好玩,屬於桌遊類型的教具唷!經常研究STEAM玩教具的我,坦白說看到太空主題的已經有點麻痺,所以一開始對於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並沒有特別期待。後來實際帶著孩子動手操作、玩桌遊時,才發現這款玩具最好玩的地方,在於用幽默逗趣的方式,教小朋友要如何冷靜地處理自己的情緒,搭配可愛的小外星人與寵物玩偶,讓孩子身歷其境,非常用心。令我意外的是,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是CC徽徽近期心目中有趣程度的第一名桌遊喔!



【影片分享:瘋狂太空出任務iCalm Galaxy遊戲示範】


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中文說明書、外星人、外星寵物、星球卡、能力卡、情緒貼紙、幽浮塔紙板、幽浮母艦紙板、幽浮艙、毛氈片、白繩、填充用棉花、遊戲墊、任務手提箱、救援小艇、白色塑膠螺絲組等。其中,外星人、外星寵物、還有情緒貼紙教具,可以帶小朋友練習分類、配對、以及表情認知的概念。要提醒的是,因為每種情緒都有自己代表的顏色,幫人偶貼上表情貼紙時,要注意配對的部份唷!





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的繪本非常值得收藏,大人小孩都適合,書中介紹了Flexy、Zen、Sensi三個情緒守護者,他們分別具備不同的能力,比如說:教小朋友做香蕉體操、擠檸檬汁、用肚子呼吸、用躲貓貓的方式,來教導孩子如何穩定自己的情緒,這小技巧對現代工作壓力很大、家庭事業兩頭燒的家長來說,也是非常受用的。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,還有一個小亮點,就是這個可愛逗趣的「冷靜魔法球」,就像兒童物理治療的觸覺刷,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、安撫焦躁、減輕壓力,甚至改善睡眠品質唷!



這一款最需要介紹遊戲如何進行:小朋友輪流將外星人跟外星寵物救上幽浮母艦、並維持平衡。過程中很講求手肌運用技巧、以及左右平衡感。如果過程中外星人或寵物不小心從母艦上掉下來,代表外星人或寵物現在處於負面情緒,所以必須要抽「能力卡」,根據卡片所提供的9種安撫情緒方式,來將外星人拯救到幽浮母艦上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還附有3種不同功能的「星球卡」,有情境卡、機會卡、命運卡三種,裡面有介紹不同的情緒表現,以及指令功能,也很適合做親子間的討論主題,問問看孩子為什麼覺得卡片中的人物很高興、生氣、或悲傷唷!






2. 彩色情緒機器人 iLuv Colored Gears (4-8歲/30-40分鐘)


喜歡DIY或工程教育的朋友不可錯過,這款我覺得很適合當作情緒教育、心理諮商、幼兒園的課堂教具,不限年齡。《彩色情緒機器人》目標是透過組裝、著色、裝飾機器人的過程中,來認識人類所擁有的六種基本情緒:驚訝 (surprised)、害怕 (fearful)、快樂 (happy)、生氣 (angry)、難過 (sad)、厭惡 (disgusted)。相較之下,《彩色情緒機器人》會比《瘋狂太空出任務》的學習更基礎,適合從3-4歲小中班開始啟蒙,概念比較簡單,可以當作幼兒的安撫娃娃,活動式的五官零件,則可讓孩子觀察到面部表情與情緒之間的關係。



《彩色情緒機器人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英文說明書、機器人身體底板、臉部零件、手部零件、腿部零件、齒輪、臺灣flomo的無毒水洗彩色筆 (我是因為MEandMine才認識這個臺灣文具好品牌,原來至今已經有50年歷史囉!)、情緒卡 (emotional cards)、情境卡 (situation cards)等。




根據我們家的實體操作經驗,這款機器人如果是4-6歲的幼童,是需要家長從旁輔助的,因為他的結構是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概念、也須要有一定的手肌力氣才能將關節連結起來。《彩色情緒機器人》最大亮點就是機器人腹部中央的「情緒齒輪」,可以根據情緒的強度,來做三段式的調整,比如說:有點生氣(a bit angry)、生氣 (angry)、很生氣 (very angry)等。繪本後面,還有提供兩種彩色情緒機器人》的遊戲方法,可以看看唷!





【四、團隊合作系列】(社會健康)

1. 海底救援小隊 Coral-laboration (4-8歲/30-40分鐘)


向孩子介紹完生理健康、心理健康之後,最後就是社會健康了,也就是如何融入群體、適應社會,也是這款《海底救援小隊》需要傳達最重要的訊息。利用生物界的共生關係 (Symbiosis),像是:小丑魚跟海葵、海龜跟海藻、以及蝦子跟魚類的習性,來介紹為什麼人類也需要團隊合作,這是我認為這款很重要的理由。因為往往人的負面情緒,是源自於與其他人的互動所造成的結果,所以如何學習與他人相處,找到互利的共通點,以合作取代競爭,是在社會生存非常重要的法則。




《海底救援小隊》內容物包括:英文繪本、英文說明書、木製方塊、木製連接、橡皮筋、紫色毛根、綠色毛根、泡綿貼紙、彩色顏料沙、卡榫、小丑魚跟蛋的模型、棋子、以及遊戲版等。其中,會發現MEandMine將毛根的設計非常特別,整條的粗細不同,就像模擬真的海藻一樣,搭配紫色毛根所做的海葵,就像將海底世界搬回家!此外,還有附四張可以做沙畫的可愛貼紙 (海龜/蝦子/男生/女生),說明書上說可以直接利用MEandMine的紙盒當作容器,這樣家裡就不會弄得髒兮兮,真的是媽媽了解媽媽啊!




《海底救援小隊》屬於合作類型的桌遊,遊戲方法是幾位小朋友必須同心協力、一起調整線繩、幫助小丑魚Sunny安全送到紫色海葵的地方產卵、避免被鯊魚吃掉。合作過程中,強調透過分享點子 (sharing ideas)、聆聽他人 (listening)、輪流表達 (taking turns)、以及處理挫折 (handling frustrations) 這四大步驟,來教育孩子要如何與他人合作,達成共識。建議遊戲前一定要先帶小朋友閱讀繪本,除了認識情緒教育之外,裡面也有許多自然生態的知識,裡面滿滿的科普小亮點。推薦《海底救援小隊》,相信無論是缺乏手足陪伴的獨生子女、還是雙寶以上的家庭,都能派上用場,讓人際關係更加圓融




Comments


​您可能也會喜歡: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