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挑戰小學資優班必備 | 德國LÜK經典邏輯教具 | 在家全腦開發把握黃金期

作家相片: NCNC


蠻多家長問我怎麼培養兩個女兒進資優班的。身為一位積極想發展孩子數理能力的家長,我在CC徽徽小時候,就經常研究各式各樣的益智玩教具,希望能給予他們足夠的刺激與探索空間,希望把握孩子大腦神經發育的黃金期。根據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博士Dr. Patricia Kuhl的研究,幼兒在0-5歲之間的大腦發展是速度最快的,如果能夠在這段關鍵期間提供適當的互動練習,例如:圖形配對、空間理解、因果關係等,那麼將有助於孩子日後邏輯思維、數理空間、抽象思考等核心能力的發展。其中,來自於德國的邏輯教育創始品牌LÜK,是我們家極力推薦、也是這幾年以來始終認為是啟蒙幼兒早期邏輯思維能力首選教具。


LÜK是我在CC 2歲半的時候,自己在露天拍賣購買的。當時購買的原因,是因為外面的全腦開發課程價格所費不貲,只要20分鐘就要600多元新台幣啊!所以,身為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,發現自己在家帶比較划算,而且還可以傳承給妹妹一起用。現在,六歲的妹妹依然有在玩,真的相當划算!雖然過程中也陸續接觸過其他品牌的幼兒邏輯教具。不過,比較題型的變化性、更新速度、系統規劃、使用年齡、預算價格等,最後認為LÜK在各方面均略勝一籌。因為,LÜK是一個超過60年歷史的德國經典教具品牌,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也廣泛應用於德國、歐洲各國、以及亞洲等全球各地學校與家庭中,深受老師與家長的推崇與肯定。


【影片分享:德國官方分LÜK Bambino系列(VB斑比諾系列)的遊戲方式】


【影片分享:德國官方分享miniLÜK-VC/VD/VE/VX/VDA/VDB遊戲操作方式】


LÜK是在1967年由德國知名教育出版社Westermann Gruppe所創立的。這套教具的名稱來自德文的「Lernen – Üben – Kontrollieren」,意思是「學習 – 練習 – 檢查」,完美體現了它的教學理念: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,在遊戲中練習,並且能自行驗證答案,培養自主學習能力。我喜歡LÜK的原因是,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教具或玩具,更是一套結合遊戲與學習、邏輯與自信的系統。小朋友透過圖形配對、細節辨識、邏輯推理等練習,並搭配能夠動手鍛鍊小肌肉的「操作版」,讓孩子能夠過同步運用眼到、耳到、手到、心到等五感方式,在不知不覺中鍛鍊大腦的「數理肌肉」,落實「玩中學、做中學」的意義,而非被動式的接受資訊。


我很喜歡LÜK的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教材分齡設計的「細膩度」與「科學性」從2歲到99歲均有,非常符合知名心理學家像是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。LÜK共有九大系列,依序是VA翻翻書、VB斑比諾、VP口袋書、VC/VD德洛可黃系列、VE/VX德洛可綠系列、VDA/VDB德洛可藍系列等,可劃分成幼兒啟蒙、基礎訓練、攜帶系列、初階訓練、中階訓練、高階訓練等階段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家長會以為要一次做完LÜK全部的題目,但2-4歲的孩子專注力有限,不需要一次做完整本書,一次兩三道題目,每天或是隔天一次即可。因為,學齡前的重點是保持孩子遊戲化學習的興趣,而非密集大量的刷題練習。(以我們家為例,我會讓CC徽徽自己選有興趣的題目,一次做3-4個單元,每隔幾天玩一次,讓教具輪流出場;有時候也會攜帶出門,讓孩子在餐廳或是坐車的時候打發時間,在親子持續努力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就把整本完成了,小朋友也不會覺得辛苦像做功課,又能保持學習的鬆弛感和愉悅度!)



現在,我就針對LÜK這九大系列來分別進行介紹。需要提醒的是,LÜK每一年的題庫均會根據全球教育趨勢更新,以下開箱的題目是我幾年前入手的,而讀者收到會是最新的版本,所以題庫跟封面不會完全跟我手上的版本一樣喔!另外,每一位孩子的身心發展、興趣氣質均不相同,以下分齡教材供參考,實際上家長可以根據照片中的題目,讓孩子練習試玩,更能夠準確地了解寶貝適合哪一個階段的教材。


一、VA翻翻書(共7本,適合2-5歲,幼兒啟蒙階段)


首先,來介紹適合2-5歲、幼幼班到中班的VA翻翻書(德國原廠稱為LÜK Klipp Klapp系列),這一套是非常受1.5-2歲低齡幼兒家長歡迎的入門邏輯書,因為畫風可愛、且無須額外攜帶操作版,對於大包小包的新手媽媽來說,非常方便攜帶出門!這一套系列共有七本,每本有11道題庫,寶貝可練習高達77組低幼的基礎認知題目。內容包括:顏色辨識、形狀認知、基礎物品概念、生活常規順序建立、農場動物、交通工具、簡單數數、生活物品、日夜時序等。容易操作的翻翻書設計,讓寶貝可以輕鬆答題、增加自信心。


鼓勵動手操作是LÜK邏輯教具的精神之一。VA翻翻書在德國原廠稱為Klipp Klapp系列,類似英文flip-flap的概念,意思是這套教具的操作方式,是讓低齡幼兒「翻開 → 對應 → 關上 → 翻面驗證」,整個過程中會有清脆的小聲響(翻板聲、放答卡聲),孩子每完成一題就會「啪」地蓋起答案板、再打開來檢查,是一連串富有節奏和趣味性的操作體驗,能增加教具的親和感與互動感,吸引幼兒樂於參與。


VA翻翻書的遊戲玩法很簡單,小朋友根據每一面上方的任務頁,來從下方卡片中找出相對應的答案,並完成所有配對後,翻面蓋起來,檢查答案是否正確。如果翻面後,發現整條繩子是串聯在一起的,那麼就表示6題全部答對。如果圖案不對,那麼孩子可以自己再翻回來檢查、修正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訓練,因為可以培養孩童的自主學習與責任感,並同時強化手指肌肉、以及精細動作的控制力


帶領低齡幼兒把抽象的邏輯概念變得直覺又好玩,也是VA翻翻書的重要特色。比如下方:是孩童根據提示圖找到相同顏色的氣球。這不只是「顏色認知」的練習,更是「視覺辨識力 + 配對能力」的訓練。另外,看似簡單的月亮題目,孩子必須仔細觀察臉的方向、帽子的顏色與角度,從中找出完全相同的圖像。這有助於強化空間辨識能力,為未來的圖形幾何與數感建立基礎。再來,像是下方找出與帽子相同外觀的題庫,讓孩子在多個選項中找出「最相近」與「無關」的物品,這不但是推理能力的起點,也是一種非常生活化的邏輯訓練方法。


「順序邏輯」類型的題庫也有出現在VA翻翻書中,這非常適合2歲以上幼兒嘗試,引導孩子一步步建構「先後順序」、「因果關係」與「生活結構」的認知。像是:孩子的一天,從起床、刷牙、吃早餐到晚上睡覺;不同場景中的英文字母出現順序,從A到Z的環境觀察;或是白天黑夜交替中,動物與自然的變化。非常適合用來訓練2-4歲孩童時間概念、事件順序感與抽象邏輯力


用圖像思考抽象的數學概念,也是VA翻翻書相當重要的一環。看似簡單可愛的圖卡,其實都蘊含著系統性的數感設計,像是從「數量減少」中認識減法概念、從「兩數相加」中建立加法結構、透過圖像配對理解運算結果與數字的關聯,甚至包括進位加減、補數概念與數列邏輯推理,這些都在遊戲中自然發生。孩子在這些任務中,不只是學會計算,更重要的是理解「數字是可以觀察、比較、預測與驗證的」,這樣的數感比單純背誦更深刻也更扎實。這也是為什麼,我身邊的數學系媽媽,非常推薦將VA當作啟蒙孩童數理邏輯的第一套教材


二、VB斑比諾(共30本,適合2-6歲,基礎訓練階段)


第二組要來分享的,是我第一套入手的LÜK Bambino系列,在臺灣又稱為VB斑比諾系列,也是LÜK最熱銷的組合!VB斑比諾系列最大特色,就是運用專屬的「六塊大拚版」,讓2-3歲以上的寶貝透過「遊戲操作 × 五感刺激 × 自主思考」,結合大量色彩鮮明的插圖,像是:配對圖形、找出相同、分類比較、方向辨認、生活認知等主題,來刺激2-3歲孩童腦神經發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Bambino的六塊大拼板是採「5.5x5.5公分」的設計,對2-3歲以上的小朋友來說相當好抓握,這也是為什麼我當時直接入手的原因之一。


【影片分享:LÜK Bambino系列(VB斑比諾系列)的遊戲方式】



VB系列共有30本,可分類5種程度的題目(每六本一組),每一本有11組題目,也就是共有330道邏輯題庫。裡面的內容包括:1-20簡單加減、數字分合、生活認知、動物習性、平面與立體圖形、邏輯推理、比大小、比多少、觀察力訓練、專注力訓練等。小朋友在操作過程中,需要一邊觀察、一邊找答案、並動手放答案卡,透過一系列練習「專注」、「執行」、「檢查」的過程,相當符合哈佛兒童發展中心提出的「執行功能三部曲」(The Three Core Dimensions of Executive Function),讓孩子能夠學會控制自己、靈活思考、完成任務「大腦管理系統」


現在,我們來看VB斑比諾系列、裡面五大階段的題庫 (VB-1~VB-5,請注意:以下是我自己購買當時VB1-5共30本,現在已經把這30本分成VB1-3,本數不變,只是分類方式不同)。雖然都是同一個階段,但是裡面的題庫仍有程度的落差。我們根據下圖,會發現到每一冊的主題與題目設計,是具有層次遞進的邏輯,幫助孩子從「圖像認知」走向「圖像思維」。以VB-1為例,是從分類到簡單排序,適合2.5歲以上的初學者,幫助熟悉答板操作與圖像觀察。題型包含服飾分類、動物大小、花朵顏色與數量比對,是孩子進入邏輯世界的入門磚。


VB-2加入更多「語意性邏輯配對」題庫,例如腳印與動物、季節對應、樹木分類、交通工具與使用情境,開始考驗孩子的概念理解與邏輯配對力。這一冊也出現更多需要「理解 → 推論 → 配對」的動作。適合3歲以上開始操作,是從觀察力進入語意理解與邏輯延伸的轉捩點


VB-3則出現更多「圖像推理」的元素,例如帽子與使用者配對、形狀方向的辨識、空間圖案的旋轉與翻轉、動物或事物的分類邏輯更複雜,需要孩子思考圖像間的變化與關聯,是從具體圖形走向抽象思維的重要關卡,適合3.5歲以上的孩子。值得一提的是,VB的邏輯訓練是兩段式的,這與日後小朋友撰寫電腦程式的主程序、子程序有關的圖像、顏色、形狀、配對與因果關係的邏輯能力。


到了VB-4開始「圖形空間對應與理解社會情境」,題目設計涵蓋形狀洞配對、視覺對稱性判斷、動作順序辨識、場景觀察找不同等任務,是非常強化「執行功能」與「視覺理解」能力的一冊。屬於進入中高階VB訓練,適合4-5歲孩子強化專注力與發展多步驟處理的思考能力


最後,VB-5是整套VB系列中圖像邏輯與數感最強的一冊!題目包含圖案規律判斷、形狀移動推理、圖像序列與數字順序找缺項、配對顏色與圖形元素等,幾乎是為「進入國小數學前邏輯思維」所設計的入門邏輯寶典。適合4.5歲以上的孩童,也適合作為銜接miniLÜK系列(國小邏輯)前的預備暖身。如果您是對小學資優班有興趣的家長,VB-5的題庫已經跟CPM考試相當類似,建議絕對一定要帶孩子練習!

三、VP口袋書(共6本,適合4-8歲,攜帶系列)


LÜK Pocket系列,又稱作VP隨身版口袋書,是LÜK家族中最輕巧、最容易攜帶的組合,是特別針對4-8歲孩童設計的。這套教材經常被稱作「小本本」,非常適合一邊帶著寶貝遊山玩水、一邊訓練左右腦開發,幫助媽媽隨時把握大腦發育成長的黃金期!VP口袋書相當精緻小巧,需搭配一個6格操作版使用,約一個巴掌大,非常適合大包小包出門的媽咪攜帶。內容也相當有趣,包括:偵探、魔法師、農場動物、小刺蝟等故事主題,採用趣味的情境化設計,很能吸引孩童一關又一關的挑戰動力!


VP口袋書系列共有7本,每本都有11組題目,最大特色就是,本系列是根據不同的故事情境來設計的,適合4歲以上、對於時間前後順序有概念的中班以上的孩子。以其中《Der kleine Igel》小刺蝟主題冊為例,本書用「故事情境」串起一連串圖像邏輯挑戰,讓孩子彷彿跟著小刺蝟一起展開森林歷險,每一頁都是一個任務、一個推理小挑戰!像是:「觀察腳印找主人」題型,能訓練圖像細節觀察、邏輯推理與配對能力;「局部圖放大對照」題型,能帶孩子認識自然界動物的生態食性,知道蝸牛會吃萵苣、毛蟲會吃樹葉等;「葉子配對」題型,幼兒則需要在眾多形狀相似的葉子中找出相同的一對,除了考驗視覺辨識力外,也有助於專注力與圖形辨識的發展。


VP口袋書最迷人的地方,在於它的敘事性以及任務性設計,每一面都是一個故事片段,讓孩子來解決主角人物的小謎團。例如下方《Apatos Abenteuer im Saurierland》阿帕托的恐龍冒險主題冊,故事圍繞著小恐龍Apatos和牠的朋友們,展開一連串精彩刺激的冒險任務。像是:「動物躲貓貓遊戲」提升小朋友遮蔽推理的能力、「火山比對遊戲」訓練注意細節、比較和排除能力的發展、「迷宮尋路遊戲」來鍛鍊幼童眼球追蹤、視覺記憶與持續專注度的能力等。透過好玩的圖像任務,引導孩子在冒險中進行高層次的思考訓練。


「歐陸文化」也是LÜK VP口袋書能提供給孩子的沉浸式學習。像是《Die Zauberschule》魔法學校主題冊,是以魔法師學院的情境為背景,將思考訓練融入奇幻故事,讓孩子在解謎的同時,充滿探索的樂趣!例如:「大象畫家比對遊戲」考驗孩童的圖像記憶、對抽象圖形的細節觀察力;「魔法學生找魔杖盒」挑戰寶貝的視覺追蹤能力,並需進一步推理所屬的魔法盒,有助於提升小朋友的多重思維處理能力;而「魔法襪子配對遊戲」相當具備情境生活感,能帶領學齡前兒童從遊戲中自然建立邏輯運用的能力,尤其對於視覺敏感型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。


VP口袋書也會有「高階邏輯」的題庫,適合5-6歲以上、中大班以上的孩童來挑戰。例如下方「圖形重疊與分合」的題目、「圖形結構觀察與變化」的題目、以及「數量與容量邏輯推理」的題目等。這些圖形化的題型,能訓練「視覺空間能力」與「空間邏輯能力」,學習孩童幾何、工程設計與科技創造力的基礎。尤其是,像是下方第三張照片,孩子需要理解圖中的量杯、澆水器與馬克杯間的相對容量邏輯,是一種進階的「非語言推理」與「邏輯順序」訓練,不只是數感,還包含了對「因果關係」的理解,讓孩子學會如何從具體圖像中做出合理的邏輯判斷。總結來說,VP口袋書不只是單一技能的培養,而是促進整體「高階思考力」(Higher Order Thinking),從觀察力、專注力、視覺辨識、邏輯推理到問題解決力,都是為孩子未來的數理能力、語文理解力甚至跨科統整能力,輕鬆打下紮實的基礎。

四、VC/VD德洛可黃系列(共26本,VC適合4-6歲,VD適合6-8歲,初階訓練)


現在終於要介紹到能夠延伸到更多中高階邏輯運算的Mini LÜK系列了。Mini LÜK涵蓋VC/VD/VE/VX/VDA/VDB等系列,年齡層橫跨4歲到99歲,不只是兒童教材,更是橫跨世代的邏輯思維訓練工具,體現了德國人一貫的邏輯嚴謹的系統性教育。和前面VA/VB/VP其中一個不同的地方是,VC/VD/VE/VX/VDA/VDB等系列需要搭配「12塊遊戲操作版」,無論在難度層次、認知發展、以及邏輯複雜度的要求均不同。像是VB斑比諾的6塊操作版,適合幼兒大腦發展早期,注重感官辨識、基本配對與圖像記憶。而VC/VD/VE/VX/VDA/VDB的12塊操作版,有更多步驟的解題過程、規則歸納與多重條件判斷等訓練。整體來說,從「感官刺激」到「深度思考」,LÜK全系列都能陪伴孩子從遊戲中打造出邏輯思維的肌肉。


首先,先來介紹VC,一套共有13本,可參考下方第一張圖。設計巧妙融合了數學邏輯、觀察辨識、空間概念與分類能力的訓練,讓孩子在操作中主動思考,逐步建立抽象思維的基礎。以下面幾張示範照片為例,孩子透過連續的「加減法練習」,培養運算流暢度與圖像化的思考力;再來,出現「壓縮與拉長的圖像配對」題庫、以及「水果籃的組合判斷」,這些練習強化孩子對形狀變化與物件整合的敏銳度;接著,出現了「工具分類」、「行為排序」、「視覺辨識與圖形結構的對應」,還結合了「形狀分割」與[拼圖的空間推理訓練」。這些題目不僅培養數學思維,更著重於邏輯理解與圖像記憶,並且透過豐富的視覺刺激與動手操作,大大提升幼兒的專注力與學習動機,是為中高階邏輯思維鋪路的重要訓練。


為了吸引中班以上的孩童對邏輯遊戲的興趣,從VC開始也加入了更活潑排版的圖象式題庫,像是「哪些東西屬於書包」、「哪些物品出現在廚房」、「這些東西該放在哪個空間」、「去市場買什麼」、「這是水果還是蔬菜」、「這些東西屬於哪個季節」等等。這些題目背後的訓練內容不只是詞彙認知,更結合了分類能力、邏輯歸納、生活情境連結與基本常識建立。這些練習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語言理解與組織能力,尤其適合正進入小學前的孩子,銜接未來的學習生活非常合適。另外,為了深化孩子的數學敏感度,書中的題型不只是單純的加減法,還包括配對數量、找出相等組合、比較大小、數列排序等數學邏輯能力訓練,非常適合正在建立基本運算能力的孩子使用,讓孩子在操作中,內化「數」的概念。


初階邏輯訓練的第二階段是VD,同樣具有13本書,推理深度增加,約5-6歲中大班或小學以上的孩童可開始進行。從畫面可以看出這些題目設計得非常活潑、多樣,如「動物環狀圖」、「圖形拼圖」、「顏色配對」等,能幫助孩子提升圖像記憶與觀察細節的能力,是進一步幫助閱讀能力發展的基礎;又像是「拼圖與局部尋找整體圖形」,需仔細觀察形狀、顏色、方位,進行分析與推理,對抽象思考與空間概念非常好的訓練;還有,在「遊樂場或珊瑚礁場景中找出對應物件的數量或位置」,能幫助孩子增強統整資訊的能力。整體來說,會發現VD系列的題目比VC/VB/VA/VP均複雜許多,正是為了刺激孩子在認知發展階段從「單一對應」進入「複雜比較與推理」的轉換期,是非常適合作為銜接 Mini LÜK 系列中階到高階練習的重要橋樑。


另外,VD系列因為是大班以上的孩童,所以特別進一步加強孩子在數感運算、邏輯思維與視覺追蹤三大面向的能力。例如下方示範的照片,出現了建立連續數列的敏感度,培養基礎加減法反應力的「加1與減1」題目;也開始有培養「多向度視覺追蹤」能力的「橫向與縱向計算交錯」題目;以及強化孩子的「倒推能力」,如 19 = 8 + ? 的運算結構的「20以內進階運算與未知數解題」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LÜK特別透過顏色區分與排列算式,強化視覺記憶與秩序概念

五、VE/VX德洛可綠系列(共26本,VE適合5-8歲,VX適合4-14歲,中階訓練)


現在,我們來到了中階邏輯練習的VE與VX。首先,VE適合5歲以上、共有13本題庫,設計上已經明顯進入了更高層次的邏輯思維與抽象判斷能力的訓練,非常適合小學以上階段的兒童使用(看孩子個人發展,CC中班的時候就能答題)。根據下方示範題庫,像是「缺少什麼」與「地下迷宮配對」,從複雜場景中找出對應的位置,培養專注力與圖像辨識能力;另外,像是「找出正確圖形與拼圖組合」的題目,能帶領孩子理解如何從細節判斷整體,強化「結構思維」和空間想像力;VE也開始加入語文理解 + 條件邏輯的題目、時間認知與時鐘閱讀的題目、以及四則運算與逆運算,培養數學基礎能力中的數列分析,為乘法與倍數觀念打下基礎。


到了VX級數,已經算是類高階的準備階段了,VX共有13本,適合即將步入小學二年級以上孩童開始進行(每個孩子發展不同,有人早有人晚一點,根據自己的步調前進即可)。列舉內容包括:「中文字對稱判斷」提升觀察細節與左右判斷,是進入幾何與圖形理解的重要前置能力;「平衡天秤找數字」讓孩子透過觀察「重量」數量與加總邏輯,找出等量的缺項,建立代數思維雛型;「綠色大樓乘法找答案」以城市建築與乘法表結合,讓孩子練習乘法的同時,提升他們在表格中找尋規律與定位的能力,這是「橫向與縱向邏輯」的綜合訓練。


VX的題目非常豐富多變,像是「數線上的距離」以正負數與距離概念為主,透過視覺化的數線讓孩子練習距離判斷,這是進入高年級「負數」、「代數」、「向量」等抽象數學的基礎;「花與葉子的加總問題」類似「代數解碼」活動,孩子需從圖示與數值找出隱藏關係,適合已具備四則運算與邏輯結合能力的學生;「蝸牛路徑與終點判斷」結合棋盤、箭頭、步數與方向,進行座標式邏輯推理,考驗孩子的「步驟追蹤」、「方向感」與「視覺記憶」;「補上遺失的數字」透過觀察數列中的變化規則,判斷缺少的數字是什麼,這與程式邏輯的序列觀念相通等。總而言之,VX能幫助孩子從基礎算術躍升到更具挑戰性的邏輯推理與數學思辨,打下日後銜接代數、幾何與程式設計的基礎,非常值得收藏。

六、VDA/VDB德洛可藍系列(共22本,VDA適合6-9歲,VDB適合6-99歲,高階訓練)


現在,我們終於來到最後一個高階邏輯的訓練階段VDA跟VDB了。首先來介紹VDA,是非常明確定位成幼小銜接以上的教材,共有10本,內容更加強調細節觀察、空間辨識、圖像旋轉與分析推理能力。例如:「圖像配對與視覺辨識」題目,從一堆形狀中找出與範例圖案完全相同的圖形,訓練觀察與圖形對應能力;「摩天輪運算」題目,每個車廂中是加減式,對應不同答案區,整合運算與位置邏輯;「線條追蹤與方向辨識」題目,孩子須追蹤線條的終點,訓練眼睛追蹤與方向感;「城市拼圖」題目把混亂的圖塊放回正確位置,鍛鍊圖像還原與整體空間感



自然科學的邏輯題目出現,也是VDA的一大特色,意味著孩子已經進入了更多跨領域的學習階段,像是下方「在湖畔大圖中尋找小圖中動物」題目,孩子能在觀察生物特徵、位置與環境的過程中,培養自然觀察力與生態敏感度,有助於日後學習動植物分類、生態系統等自然科學內容;「天秤平衡問題」題目,屬於代數思維前置訓練,孩子需推敲未知數、找出平衡關係,對未來理解等式、不等式與數值平衡有強烈助;「圖形碎片還原」題目,則可以鍛鍊孩子的空間想像力、圖像重構能力,這對於幾何圖形拆解與創意設計活動(如拼圖、建築模型設計)特別重要;「像素邏輯補圖」題目;模擬像素畫風的邏輯補圖練習,有助於未來孩子理解網格、二維陣列甚至進一步進入編程中的圖像處理思維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VDA有特別加強抽象圖形邏輯,像是下方「燈塔窗戶對應」題目,透過觀察微小變化學會比較與匹配,有助於後續學習數列、位置與座標辨識等數學概念;「局部與整體圖形分析」題目,訓練由小看大、從細節推測整體圖像,有助於圖像重構與科學模型建立的基礎能力;「圓與方中的點位置比對」題目,孩子在判斷點的位置時實際上進行了空間轉換的思考,這是理解旋轉、對稱與幾何定位的前提訓練;「抽象符號配對(方向與對應)」題目,這類抽象圖形辨認訓練視覺與邏輯同時運作,能幫助孩子在符號識別、閱讀地圖、未來程式語言學習中建立扎實基礎;「器皿圖案配對」題目,似的分類練習能轉化為科學中辨認化石、昆蟲翅膀圖案或歷史陶器紋飾等高階辨識活動;「圓形分割與旋轉匹配」題目,訓練孩子觀察分割方式及其角度變化,有助於理解角度、旋轉與對稱,對日後數學幾何章節極為關鍵。


最後,我們終於來到VDB啦!VDB是Mini LÜK最高階的邏輯系列,適合年齡約低中年以上,共有12本。在這一個階段裡,題目均是「資優教育」的常見類型,挑戰孩童多層次的邏輯思維,對數學資優檢測、奧林匹亞、國際測驗(如PISA)有極高銜接性。與前幾階段的邏輯訓練相比,VDB 作為最高階段,在題型設計、邏輯深度與思考層次上皆有明顯突破。 題型不再只是單步推理,而是進入多層次推論與排除法結合的思考路徑,例如齒輪轉向、視角轉換、圖形拆解與再建構、鏡像對應等,挑戰孩子的專注力、分析力與系統化思考能力。


根據下方VDB的示範圖片,我們來分析有哪些類型的學習核心:「幾何拼圖鏡像配對」題目,,孩子需辨識色塊方向與位置,挑戰視覺空間與對稱邏輯;「進階的圖形轉向判斷題」題目,強化數學幾何單元中對稱、翻轉、平移的基礎,培養高年級學生在空間測量、圖形推理的核心能力;「齒輪轉動方向判斷」題目,融合物理機械概念與邏輯關係推理,奠定自然科學中「力與運動」、「機械結構」的邏輯基礎;「秤重的畫面推斷數字重量」題目,銜接自然與生活課程的「工具運用」、「重量判斷」內容,增加跨情境邏輯應用與推理精準度。



此外,VDB也設計了許多高密度圖形排列的題目,題目涉及「抽象圖形規律」、「圖像視角變換」、「隱藏圖案辨識」等,需高強度觀察與分析力;另外,也出現包含圖形與色塊序列邏輯、幾何變形觀察與圖形對應,這些能力是數學推理與奠定電腦科學、工程領域思維的重要基礎。部分題目引導孩子從四個選項中選擇「正確補圖」,這類「排除法」練習也與自然科學的實驗比較法有關,訓練精準觀察與邏輯演繹能力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VDB開始會進行知識融合與生活應用(自然+社會+常識),明顯結合生活知識與跨學科認知。像是:從各種物品判斷「哪一張是正確的紙幣/溫度/琴鍵/車牌」等,考驗孩子的生活知識與細節觀察;出現樂譜、高低音記號、地圖、羅盤、交通號誌等,這些題目結合了音樂、地理、公民交通知識,跨足多學科認知。還有,設計像是大量與「運動姿勢」「旗幟辨識」「圖像轉向」有關的視覺題型,整體來說,VDB 更著重於綜合推理與創造性解題策略的養成,孩子不只是答題者,更開始成為規則探索者與解題設計者,真正培養出面對未來複雜問題所需的核心素養與學科跨域整合力。


コメント


​您可能也會喜歡:
© 2017-2024 每天都要一起玩STEAM x Play親子學習社群,歡迎來信授權,未經同意勿任意轉載,本站已與廉貞法律事務所合作,抄襲必究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