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NC

日本百年老匠人工藝 | Hanayama不插電益智玩具系列 | 全齡挑戰腦力開發的極限




「讓你不懂的事情變得有趣」- Hanayama 花山株式會社


我一直對於腦力開發的產品非常有興趣,根據哈佛大學發展兒童中心 (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) 數十年的研究報告顯示,人類大腦在生命最初幾年具有高度的可塑性,尤其是在0-5歲之間。優質的早期教育投資,將能強化大腦的神經迴路,不但有助於未來學習與行為思考,也能讓孩子日後有更多的優秀的機會與職涯發展。今天,就要來介紹一套我關注許久、來自日本的智力開發玩具製造商-Hanayama 花山株式會社 (ハナヤマは),成立於1933年昭和時期、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,下有許多引人入勝、榮獲各界高評價的益智遊戲品牌,包括:Katsunou勝能腦力開發系列、Logical Newton邏輯牛頓系列 (ロジカルニュートン)、Huzzle系列、明治巧克力拼圖、 Crystal Gallery水晶畫廊系列、綜合謎題系列、GameRobot遊戲機器人系列、3D立體拼圖、骨牌、棋盤遊戲等。至今已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或地區,獲得專利局局長獎勵獎、日本玩具反斗城2014年度最佳供應商等多項榮譽。


Hanayama益智玩具於1933年、昭和8年由花山直康 (Naoyasu Hanayama) 先生所創立,最初成立名稱叫做「花山遊戲研究所」,一開始是以圍棋、將棋、花紮、人偶等傳統遊戲為主。到了明治時代後,隨著撲克牌遊戲從西方傳入,花山先生也開始跟上趨勢、透過高效率的管理手段搶攻玩具商標權與專利權,逐漸鞏固了現在「花山株式會社」在遊戲產業的重要地位,並於1978年製造出日本第一台國產賓果機與賓果遊戲卡!Hanayama至今設計出眾多可供一人或多人遊戲,並與眾多世界級財團合作,包括:華特迪士尼日本株式會社、明治株式會社、小學館株式會社、三麗鷗株式會社等;並與許多重要商業化品牌合作,包括:好餓好餓的毛毛蟲、名偵探柯南、Harry Potter等。下方圖是Hanayama早期設計的遊戲老照片 (圖片來自於官網)。


Hanayama系列產品眾多,以下就針對我手上的Hanayama系列進行開箱,從致敬歷史上的科學家-邏輯牛頓系列、不插電程式GameRobot遊戲機器人系列、到Katsunou勝能腦力開發系列等,每一款都非常燒腦有趣。最棒的是,Hanamaya玩具相當適合攜帶出門,如果要出國旅遊、排隊等待時,闖關遊戲讓孩子欲罷不能、打發寶貝的時間,在一旁專注安靜的遊戲唷!


一、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


我第一眼對Hanayama有興趣的款式,就是這一套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,可愛精緻的插圖造型,將歷史上重要科學家/發明家的經典研究,像是:牛頓的物理、愛迪生的電學、伽利略的重力、哥倫布的空間方位等,設計成相對應的趣味遊戲主題,讓孩子落實玩中學的益智。本系列榮獲畢業於東京大學的花丸研究會負責人 (培養小學低年級思考能力的學習教室) - 高濱正信的推薦,他認為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,孩子可以透過「思維」遊戲,自然地體驗運用理論思維、觀察、分析和想像能力,進而培養未來解決問題的動力。


1. 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 - 愛迪生的燈泡骨牌 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愛迪生的燈泡骨牌】


《愛迪生的燈泡骨牌》是以美國科學家暨發明家 - 湯馬士·愛迪生 (Thomas Edison) 作為發想原型,Thomas Edison擁有世界上1000多項以上發明物的專利,像是:電燈泡、留聲機 (phonograph)、直流電力系統 (direct current)、活動電影放映機 (kinetoscope)等。這款改編自經典的「骨牌遊戲」,共有5種難度、40道題目,小朋友需要根據關卡的題目,嘗試用骨牌將底座卡百放在一起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路徑,順利將燈泡彈起來!《愛迪生的燈泡骨牌》對非常能夠培養孩子的耐心、細心、以及專注度,更重要的是,骨牌遊戲涉及到排列、連接、以及觀察,能夠在遊戲中培養孩童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邏輯思維



2. 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 - 野口英世的實驗室 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野口英世的實驗室】


《野口英世的實驗室》是以日本醫生與細菌學家 - 野口英世 (のぐち ひでよ) 作為發想原型,他對細菌學有非常深入的研究,尤其黃熱病、小兒麻痺症、砂眼等,曾獲的三次諾貝爾獎的提名。這款遊戲改編自傳統的「彩球排序」遊戲,共有五個級別難度、80道題目,曾榮獲2022年日本玩具獎Co-play Toy Category Excellence Award。《野口英世的實驗室》能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,除了「觀察」與「比較」彩球的顏色與數量外,更重要的是,可以促進小朋友對數學計算與序列概念,奠定邏輯思維能力,打下不插電程式概念的基礎。



3. 小小科學家系列 - 伽利略的鐵球 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伽利略的鐵球】


《伽利略的鐵球》是以義大利數學家與物理學家 - 伽利略·伽利萊 (Galileo Galilei) 作為發想原型,被稱為「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」、「現代物理學之父」、「現代科學之父」等,最著名的就是在天文學的發現、對哥白尼學說的研究、物體運動的理論、以及一些數學領域的貢獻等。這一款改編自經典的「彈珠軌道遊戲」(marble run),共有五種難度、40道的題目。孩子們玩彈珠軌道遊戲的好處多多,像是:促進手眼協調、強化空間推理能力、提升創造力與想像力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伽利略的鐵球》的橫桿有短、中、長三種尺寸,採等比設計,可建立孩子倍數概念,對未來孩子小學乘法與除法學習有很大幫助。



4. 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 - 牛頓的蘋果 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牛頓的蘋果】


《牛頓的蘋果》真的是超級可愛,小朋友會愛不釋手喔!本款是以英國物理學家、數學家、天文學家 - 艾薩克·牛頓爵士 (Sir Isaac Newton) 作為發想原型,其中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,奠定了現代物理學、物理學、工程學的基礎。這款遊戲是玩法是,小朋友要運用12種不同路徑結構的拼圖,將「蘋果幣」進行分類,拼圖的順序會影響到蘋果幣能否成功分類的結果。官方設有60關從簡單到困難的題目,拼圖共可排列成1200種以上的組合,能從中鍛鍊孩子的邏輯思考、問題解決、觀察力以及專注度。值得一提的是,說明書後面還有「空白路徑設計圖」,可以讓孩子學習自己出題目,激發寶貝的開放性思考與創造能力!



5. 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 - 馬可波羅的地圖 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馬可波羅的地圖】


喜歡探險與世界地理的寶貝一定會喜歡《馬可波羅的地圖》!這款是以13-14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商人和探險家 - 馬可波羅 (Marco Polo) 作為發想原型,最著名的就是他在監獄裏口述的《馬可·波羅遊記》(Le livre des merveilles),成為日後影響歐洲人對東方認識的重要依據。《馬可波羅的地圖》有點類似「跳棋」的概念,根據海洋、沙漠、森林五種難度的主題,設計了40道題目,越後面的題目、大腦需要的思考點越複雜。雖然小朋友在玩的時候,會覺得很燒腦,但「情境式」的設計很能提升寶貝的學習動力,並增進觀察力、想像力、以及分析能力


6. 小小科學家/邏輯牛頓系列 - 哥倫布的益智蛋 (6歲以上)


【影片介紹:哥倫布的益智蛋】


非常適合外出旅遊攜帶的《哥倫布的益智蛋》,是以14-15世紀的歐洲中世紀航海家與探險家 - 克里斯多福·哥倫布 (Cristoforo Colombo) 作為發想原型,他最著名的就是於1492-1502年間,四次出海橫渡大西洋、並成功抵達美洲大陸,成為日後歐洲人到美洲開疆闢土的基石。本款改編自「矩陣遊戲」,共有五種難度、40道題目,孩子需要透過思考,將採蛋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,並同時符合圖卡所要求的邏輯。尤其在數學方面,孩子需要思考不同元素之間的關係,培養他們理解座標平面上的點、矩陣運算等,也能更好地理解空間的相對應位置,例如:上下左右遠近等。



二、遊戲機器人 Game Robot 50


【影片介紹:遊戲機器人 Game Robot 50】


如果想讓孩子學習不插電程式、也不想用3C打發孩子的時間,我一定要大大推薦這一款「遊戲機器人」,小小一台遊戲機,裏面擁有高達50種促進大腦開發的趣味遊戲,包括:圓形辨識遊戲、燈光辨識遊戲、猜數字、圈圈叉叉、二十一點、打地鼠、貓捉老鼠、加法挑戰、角子老虎機、俄羅斯轉盤、運勢占卜等,CC超級超級喜歡的,出門到哪裡都想帶著它唷!值得一提的是,不只對孩童而言,老年人也很適合玩「遊戲機器人」,能透過手指刺激大腦神經,榮獲2013年日本玩具獎Co-play Toy Category Excellence Award!




三、腦力開發系列 - 中國九連環


中國古數學遊戲一直是我們讓喜歡研究的主題,「九連環」是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智力遊戲,一開始是將一把劍串入9個相同的圓環裏,Hanayama根據改良,將外觀設計成可愛的音符造型,讓寶貝愛不釋手,非常適合暑假旅遊打發出門,難度相當高,連爸爸媽媽也可以挑戰!




​您可能也會喜歡:
© 2017-2024 每天都要一起玩STEAM x Play親子學習社群,歡迎來信授權,未經同意勿任意轉載,本站已與廉貞法律事務所合作,抄襲必究。
bottom of page